「元帥府」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內。四周城牆高3米,寬2.l米,佔地2萬多平方米,是一座城中之城。議事廳殿上掛有杜文秀手書對聯:
天生英雄奪回漢朝世界
地出豪傑戳破胡兒乾坤
杜文秀墓,位於大理下兌村。原墓建於1872年,1983年重修。墓高5.7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56年,在太平天國運動的推動下,滇西爆發了回、漢、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義,回族杜文秀被推選為「總統兵馬大元帥」。起義軍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處,「殺官安民」,軍紀嚴明,大展生產,減輕稅賦,重視民族團結,深受群眾的擁護。但在太平天國失敗後,清廷集中兵力進攻,大理政權日見危急。杜文秀為了力挽狂瀾,親率10萬大軍東征昆明。由於指揮不當,圍城一年多還未攻下,清軍援兵漸至,只好退守大理。1872年11月26日,杜文秀在重兵圍城之下,為救城中數萬百姓免遭屠殺,在全家服毒後吞下孔雀膽,穿上大禮服,令人始至清軍大營而死,年僅49歲。堅持達18年之久的滇西農民大起義逐告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