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寶年間,南詔滅,置拓東節度使。公元763年冬,南詔王東巡,到今昆明,見此地「山河以作藩屏,川陸可以養人民」,就於765年春,命長子鳳伽異在昆明築拓東城,「居二沼 (次於南詔王)佐鎮撫」,起到「威懾步頭(今建水、蒙自一帶) 恩收曲靖」的作用。(見《南沼德化碑》)公元781年,尋閣勸改拓東為鄯闡,其後又稱「上都」、「東京」。南沼王常來這裡居住。 大理國時期相沿,以相國高氏鎮守。各族人民在這裡共同創造了 燦爛的文化,拓東古幢,就是其中之一。
這座古幢,原在金汁河畔的地藏寺中,故名地藏寺經幢。寺早廢,經幢亦半埋土中,1919年發現,經整修,加鐵欄,建坊門,闢為公園,並以古幢命名。因古代該地為拓東城,幢現存拓東路,故常呼「拓東古幢 」。
幢為方錐狀,七層石雕。高約7.5米,基座為八角形的磐石,邊上刻蓮花;層與層之間有界石,既是本層之蓋簷,又是上層之基石。界石邊上均有雕刻。由下往上,各層的情況是:幢基為圓鼓形,周雕八龍,兩龍為一組,盤柱嬉戲形成 「二龍搶寶」之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