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城北30公里龍門鎮境內。此處兩岸懸崖相對如門,傳說惟有神龍可越,故稱龍門。
相傳為夏禹所鑿,又名禹門。龍門寬80米,形如閘口,扼黃河咽喉,水流急湍,洶湧澎湃,正如詩人所描繪的:「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河水出龍門,河道即變寬,在10公里寬的河道中緩緩流動,瀰漫浩渺。沿龍門逆水而上,兩岸斷崖峭壁,如同刀砍斧劈,山水相映,極其壯美。行約4公里為「石門」,僅寬60米,是黃河最窄之處,咆哮的黃河在此成為一束水流。再向上遊36公里,就是著名的壺口瀑布。昔日文人學士遊龍門,留下了許多讚美詩篇。
龍門景點甚多,傳說多與禹鑿龍門相關,有千尺梯子崖、天險石門關、深淵石頭城、玉女蓮花洞、督工相工坪、雲中艄公廟、抗日旗語台等。龍門自古為秦晉要衝,兵家必爭之地。東晉太元年間姚緒從龍門渡河東討蒲圾。西魏大統三年(537年)東魏於龍門造三道浮橋渡河。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率兵西渡龍門取關中。金太宗天會五年(1127年)金將婁室從龍門西渡取陝西。明末,李自成率眾經韓城由龍門渡河,推翻了朱明王朝。千百年來,兩岸交通冬季靠冰橋,平時靠木船,十分艱難。1948年10月首建了鐵索橋,1972年8月、1973年7月先後又建起公路橋和鐵路橋,為西(安)侯(馬)鐵路和108國道必經之地。
在這裡,黃河的河面最窄處寬僅僅80米,兩岸峭壁林立,似乎惟有神龍可以躍過,據說這也就是「龍門」這個神氣的名稱的來由;龍門黃河大橋理所當然是架在黃河上最短的一座橋,橋的這一端是陝西的韓城,另一端則是山西的河津,5分鐘之內就可以跨越黃河,慢悠悠地從山西、陝西兩省之間打個來回,心裡好不愜意。
提示:
1、交通:從韓城乘中巴車至下峪口,車費3元,再轉乘下峪口至大橋的中巴車,車費1.5元。
2、門票:目前未設門票;龍門船票:20元/人。
3、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4、遊覽時間:40分鐘。
5、電話:0913—5215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