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國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裡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歷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提示:
1、地址:黃陵縣城東關
2、交通:西黃高速公路,2小時車程
3、電話:0911-5212742 5214375
4、開放時間:08:00~19:00
5、門票:61元(郵資門票)
6、住宿:2星級賓館1家,旅遊定點飯店6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