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英國名作家湯瑪斯布朗曾經寫道:「人類總是向外追尋那原本就隱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奧秘,其實,我們每個人體內都蘊藏著非洲的原始與神秘」。這麼說來,我們早該到非洲「尋根」去。 埃塞俄比亞:古代文明的搖籃
給個去的理由先:去埃塞俄比亞是追溯埃塞幾百年古文明的令人激動的旅行。這裡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將讓渴求自然美和歷險的人們大飽眼福。
看點
阿克蘇姆
位於東北高原的阿克蘇姆是埃塞俄比亞的歷史名城,其海拔高度為2100米。
傳說中最初的王國屢屢以此地為都,因而這裡一度被稱為埃塞俄比亞的「基石」、「城市之母」。眾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為這裡的一大特色。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許多高高聳立的花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無比的石柱。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約建於公元306年,均由整塊岩石鑿成,成為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景觀。
岩石教堂
埃塞俄比亞的岩石教堂舉世無雙,197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最有名的是亞的斯亞貝巴以北300多公里的拉利貝拉,這裡每座教堂就是一塊大石頭,全是用最原始的工具一點點挖鑿出來的。教堂風格各異,每座教堂都是建築學上的奇跡。
肯尼亞:為了野性的呼喚
給個去的理由先:一提起非洲肯尼亞,許多人都會想起它的野生動物園,比如著名的馬塞馬拉自然保護區,在這裡,幾乎可以見到所有的非洲野生動物。
看點
馬塞馬拉國家野生動物園
在非洲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面積不足60萬平方公里的肯尼亞堪稱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坦桑尼亞與肯尼亞邊境上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肯尼亞部分叫馬塞馬拉國家野生動物園。由於這裡動物繁多,每年又有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大遷移,景觀十分壯觀。它是目前世界上動物最多的野生動物園。
擊鼓就餐
在肯尼亞,吃是一種享受,不過想領略肯尼亞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最好去一些小餐館。肯尼亞一些臨街的餐館,用土磚砌成厚牆,屋頂蓋著樹皮,看上去如同我國北方的「干打壘」,十分原始簡陋。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大門口用4根光滑的木棍架著一面直徑約一米的大鼓,鼓旁站立著虎背熊腰的黑人青年。如有客人前來就餐,他會用手掌朝大鼓重擊五下。餐廳裡的桌子上,也支著一個鼓,是專門呼喚服務小姐的。
毛里求斯:美得令人歎息
給個去的理由先:當年英國作家馬克·吐溫這麼形容毛里求斯:「上帝先創造了毛里求斯,再仿造毛里求斯創造了伊甸園。」
看點
海上伊甸園
毛里求斯是個小島,深受遊客歡迎的活動就是雙體船海上遊。雙體船海上遊主要沿著毛里求斯的東海岸進行。海水清澈得讓人忍不住想喝一口。對不會遊泳的人來說,這裡更像一個天堂,你可以盡情在淺淺的海水中「遊泳」———那裡海水相當淺,即使到了離沙灘200米至300米處,海水也只是齊腰罷了。
彩色土地
毛里求斯的中部高原盆地上,是世界上惟一同時擁有七種不同顏色泥土的地區。
群山環抱中的彩色土地是一個非常精彩又罕見的景點,這片粉紅、淺紫漸次深紫中呈現淡灰、淺藍又夾雜著褐色的土地,猶如女人化妝時用的眼影粉彩調和起來那樣迷人。人們相信,這片神奇土地是由沉澱累積的火山灰土及礦物質起化學作用所形成。
塞舌爾:充滿色彩的世外桃源
給個去的理由先:塞舌爾被列為印度洋上三大明珠之一,也是當今最純淨的地方之一。其沙灘的漂亮程度,更被眾多權威旅遊雜誌評為最佳、最美、最乾淨。
看點
飛禽天堂
塞舌爾有個美麗的別稱,叫「燕島」———它是世界聞名的觀鳥園和植物觀賞園,到處有種類和大小不一的鳥兒在群山叢林之間飛翔。孤立的自然特點提供了許多獨有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的進化環境,包括coco-de-mer海椰樹和胡姬花、巨型烏龜、壁虎、變色龍以及飛狐的獨特變種,當地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已經把這些動植物列入保護對象。
最小的首都
世界上最小的首都維多利亞,就在馬埃島上。
這個首都小得可愛,不必半小時就能夠走完一圈,感覺很「玩具」。
街道上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兩層樓店屋,最高的建築物不超過10層樓。塞舌爾1975年才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這裡的教堂和許多官方辦事處如法庭、國家圖書館、國家辦事處等建築物,都很有殖民地色彩。
坦桑尼亞:非洲大雪山的遮陽布
給個去的理由先:坦桑尼亞有一片遼闊的熱帶大草原,人稱「綠色的金子」。在那裡可以看到紫色的薄霧遠遠地漂浮在地平線上。而在這雲霧之上,可以看到一座「金字塔」奇跡般地懸浮在空中,那就是非洲第一山———乞力馬扎羅山的雪頂。
看點
乞力馬扎羅山
對於乞力馬扎羅山,海明威這樣描述:「她高大、雄偉,令人眩目地矗立在陽光下。」
乞力馬扎羅山很多時候是躲在雲裡面的。只有黃昏和清晨,雪峰上的雪還沒有被蒸發成雨霧的時候,才能看到山頂。天晴的日子,當一朵朵雲彩升騰起來把乞力馬扎羅山遮住,大山下的人們也開始一天的生活:小學生穿著整齊的校服去上學;婦女頭頂水桶去打水,或是頂著剛收穫的香蕉去市場;亦有時髦的女郎穿著帶漢語拼音商標的牛仔褲在大街上招搖過市……
巴加莫約奴隸城
巴加莫約是坦桑尼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世紀,巴加莫約成為東非的奴隸貿易中心。「巴加莫約」在斯瓦希里語中意為「把你的心留下」———奴隸被運往國外前的最後聚集地就在巴加莫約,絕望的奴隸知道,他們被運往遙遠的不可知的地方,永遠也回不了家鄉,所以離開巴加莫約時,他們希望把自己的心留下。
如今,巴加莫約是個安靜的小城,黑黑的斑駁磚柱、殘破的房屋印證著遙遠年代奴隸們所遭受的苦難。
突尼斯:夾縫裡生長的綠洲
給個去的理由先:突尼斯是一座連接非洲與歐洲的橋樑。在歷史的積澱和時間的沖刷下,它融合了迦太基、古羅馬、阿拉伯、奧斯曼等多個帝國的文化精髓。
看點
迦太基古城遺址
迦太基古城遺址,離首都突尼斯市不遠,它是奴隸制國家迦太基的首都,如今這裡只剩下殘垣斷壁,但昔日市井的繁華、殿宇的巍峨風韻依稀可見。
迦太基帝國距今已近3000年了。沿坡路一路向上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聖·路易大教堂。它雄踞在丘頂北部,是1890年為紀念遠征北非而死在此地的法國國王聖·路易九世而建造的。大教堂的東側毗鄰著一座宏偉建築,是迦太基文明博物館,專門展出迦太基考古區出土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資料。
站在山頂,地上零星地灑落著一些古跡殘痕。厚大的石塊砌成的牆基、粗大斷折的花崗石圓柱,顯示了當年巨型建築的規模和輝煌。
埃爾·傑姆鬥獸場
多少世紀以來,埃爾·傑姆鬥獸場以其雄偉壯麗、氣勢恢弘、佈局科學、構造完美和諧,征服了所有的到訪者,猶如埃及的金字塔。
埃爾·傑姆鬥獸場位列世界三大鬥獸場之一,建於公元3世紀初,它是古羅馬帝國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輝煌建築。不少法國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樓拜等都曾專程來此觀光,並將它描述為「世界美妙絕倫的鬥獸場」。
鬥獸場圍牆高大,是北京故宮城牆的五倍,它層層拱廊相連,寬闊高大,構築典雅。各層連拱廊的柱型,富於變化。整座鬥獸場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鍋,四周自下而上,階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
贊比亞:沒到過贊比亞就不算到過非洲
給個去的理由先:「沒到過贊比亞就不算到過非洲」,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的大街上,常會掛著這樣的大字招牌。然而,只有身臨這個國家,你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看點
維多利亞大瀑布
以1708米的寬度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瀑布的維多利亞大瀑布是到贊比亞旅遊首先要欣賞的景觀。站在山頂上,可以一覽大瀑布的雄姿:寬闊的水面像是從天際撲面而來,躍過岩石,發出巨大聲響,從懸崖上直跌入峽谷。從遠處望去,瀑布像一條白色巨龍,翻滾著撲向無底的深淵。
卡夫埃公園
卡夫埃公園是贊比亞最大的野生動物園。那裡的野生動物種類豐富,最多的是野牛和羚羊,還有野鹿、斑馬和狒狒等,獅子和豹也時常出沒。
如果乘車穿行在原始森林和茫茫草原中,不時能看到一群群大象散步、覓食。但遊客被禁止下車拍照。很多歐美遊客選擇在原始森林中度假。
津巴布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樂土
給個去的理由先:津巴布韋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大自然景觀,還在於它的爽朗的易於親近的國民,它的具有獨特傳統文化的音樂以及藝術。
看點
馬納潭國家公園
馬納潭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至今仍屬於津巴布韋境內少有的幾個尚未開發的國家公園之一,若想進入,須得到津巴布韋旅遊局的批准。
白天在叢林中行走的時候,天上盤旋的禿鷲、林間鳴叫的知更鳥、翔食雀、斑鳩、犀鳥以及不時跳出的珍珠鳥會與人如影相隨;晚上,野生動物們都會到河邊飲水,獅子、野牛在叢林中發出陣陣吼聲,也有樹枝上赤脖歐夜鷹、大雕、雜色烏鴉、長尾椋鳥、紅喉刺鶯等等鳥兒淺唱低吟或高聲嘯唳。
奧卡萬戈河三角洲
奧卡萬戈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河三角洲,面積為15000平方公里,多種野生動物以此作為原始的棲息地。這裡的36種哺乳動物中有獅、象、長頸鹿、水牛、角馬、斑馬以及多種瞪羚。河馬和鱷魚、捕魚鷹、鸕茲和鶴是常住者。
乘坐獨木舟考察三角洲,通常由當地漁民撐船並帶一嚮導,遊客可花幾天工夫沿400公里長的彎曲水道從一個島到另一個島,在星光下野營,吃剛捉的鮮魚,住在沙沙巴住帳篷,也可住豪華的遊獵旅館。
現在市場上的非洲遊產品,通常有南非8日-10日遊,南非肯尼亞10日遊以及南非埃及12日遊等幾種。因為旅途遙遠,資源富於優勢以及尚未開通直航,所以價格始終居高不下,通常在13000元到23000元不等。不過話又說回來,能花一萬去非洲的,壓根就不在乎多花一萬———為了野性的呼喚,奢遊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