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觀,位於金州區大黑山西北麓,是大連地區著名的道教廟宇,又稱響水寺,韻水寺。相傳建於唐代,後世特別是清代曾多次重修。響水觀依山而建,為二層磚砌飛簷結構,山門配以赭紅色垣牆,再加上門外一道坡度較大的台階,使廟宇顯得巍峨莊嚴。
響水觀分南北兩院,進山門即是正殿后土殿。這是一座近十米高的硬山式三楹出廈殿堂,青磚灰瓦,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殿內供奉著后土、女蝸殿前、觀音等神聖。院內有池塘和五棵合抱粗的大樹,清水綠蔭,滿院生涼。北院有精舍數椽,紅色木柱木稜花窗,幽靜古樸,是道士們的住處和客舍。
響水觀正殿右側有一個40米深的天然洞穴,叫做瑤琴洞,洞內有清泉一泓流出,潺潺作響。泉水流出後,自南而北從嵌在寺外壁上的龍口中瀉下,激落至蹲伏於水塘中的碧蟾口中,嘩嘩作響,飛傳山谷,故名"響水觀"。
|